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純素主義】是生命教育?還是扼殺了孩子們對動物悲憫的天性?


TAEA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秘書長  萬宸禎


最近日本有一部小豬與兒童教育的電影,描寫一位小學老師將小豬帶到教室中,讓班上孩童共同照顧小豬,並取名「P醬」,試圖引發孩子們從照顧小豬,體驗生命的意義,卻在孩子畢業前夕,面臨到底要不要將小豬送去屠宰場的爭論。影片中,孩童們討論小豬是否要讓三年級認養,還是將小豬送去屠宰場,孩子們邊講淚水直流,整個氣氛充滿與小豬將要分離的情緒,以及情感的掙扎與不捨。「小豬可能要被送去屠宰」這一個影像,孩子們光用想像的,就已經無法承受,更無法接受自己是小豬的「劊子手」。 

影片中老師提供孩童們充分的討論的空間,可看出老師的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觀點,藉此機會讓孩子們充分討論,反思,讓孩子真實去經驗,體會自己對小豬的悲憫心。甚至有孩子們問到,若我們無法吃「P醬」是否我們也將不吃豬肉?孩子的大哉問,已經意識到對生命的悲憫擴大到在日常生活中理所當然被當成食物的豬仔,意識到在市場、在超市販賣一盤盤的豬肉,原來是活生生有生命、有感情的「P醬」。學者 Levinson (1972) 兒童發展與動物關係理論即提出,孩童透過積極的態度關懷另一個生命,提供孩童在自我概念與存在的意義上轉化為堅韌與強壯的機會。從照顧動物、關心動物,進而轉化為瞭解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互動關係存在負責任的道德意義。

但最終,老師和孩子們仍把「P醬」請屠宰場的人將抓走,還將「P醬」的肉給孩子們吃,令我對老師教育觀呈現180度的翻轉感到錯愕不已影片中老師讓孩子對面內心的煎熬:吃或不吃「P醬」的肉,如此嚴厲的對待,不僅讓孩子毫無空間,即使孩子們選擇不吃,當下已造成兒童身心無法抹滅的創傷,也讓選擇將「P醬」送去屠宰場的孩子,更理所當然的認為「P醬」和所有的豬的使命是生來當作人類的食物,扼殺了打破孩子們對動物應該被吃的迷思,失去讓孩子們萌發對動物與人類關係反思,在那一刻也失去了孩子心中對小豬、小牛、小雞以及所有動物悲憫的天性。

國外有許多機構如The Gentle Barn推動風險方案(At-risk program)視被救援並安置在 The Gentle Barn 的動物為教師、治療師、朋友和英雄,為孩童建立自尊自信心,引導孩童發覺內在的自我,並對未來產生正面的態度與希望。

教育過程,引發孩子與動物給予愛與慈悲的連結,擴及對每一個生命的存在給予應有的尊重,而選擇不吃動物,選擇無殘酷對待動物的價值觀是至關重要的導引。這將讓我們的孩子不以侵略、佔有、剝削、支配的態度來對待動物或人類,同時也是動物平權教育的終極目標

Vegetarian/ https://www.facebook.com/vegcommunity圖片來源:Vegetarian 
https://www.facebook.com/vegcommunity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304/330686.htm?from=fb_share_mobile